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9

来了!! 如何应对1月1号即将施行的 6% 电子税?!/ 雪人投资

Image
从 1月1号开始,政府将会正式实行 6% 的 数码服务税。 普通民众将如何被这个税务影响呢?其实这个数码服务税的覆盖范围很广。 国人最常用的几个平台: Netflix,Spotify,Steam,Facebook Ads (脸书广告),Google Ads (谷歌广告)都将被征收 6% 的服务税。违规逃税的商家最高将会被罚款 50000令吉, 最高三年的监禁或两者兼施。 为什么电子服务税会伤害马来西亚人,而不是脸书或 Google ? 政府通过这个电子税务的初衷是因为 国外科技服务商 ,比如 Google,脸书每年都从马来西亚的电子市场赚大量的财富,却 没付出任何代价。 据 The Edge 报道,这也造成了我国传统媒体广告费的大量失血,2014-2018年我国从线上媒体广告市场流失的财富大约为 40 亿令吉。 副财政部长  Datuk Amiruddin Hamzah 也指出这个电子服务税将会为马来西亚增加每年大约 24亿令吉的 税务收入(Tax Revenue)。 不过我倒认为政府的这个措施很可能不会对国外的科技公司造成太多的影响,反而会对我国的商人造成巨大的负担。首先,政府必须明白  这个税务并不是由 Apple,Google,Facebook 来支付,而是由用户。 电子服务税会不会造成双倍收费? 这些大公司只会向税收代理(tax collection agent)收钱来支付 马来西亚内陆税收局(Inland Revenue Board)。脸书,谷歌,腾讯等等大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广告费,假如平时商家用100万来投放广告,现在就需要额外承担 60千的税务费用来支付给政府。 除了这个 6% 的电子服务税 ,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 10% 预扣税( withholding tax) 。这个“隐藏” 的预扣税使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用简单的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种向 非纳税居民(non-residents)征收的税务, 而这个税务是由数码公司来承担,那数码公司承担16% 的税务, 最终很大可能将会把这笔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 政府将如何反应这些回馈? 其实税收不是件恐怖的事,假如政府廉洁,妥当利用这笔 税收收入 来发展马来西亚的整个数码系统,反而对人民受惠。目前副财政部长对

Broadcom 老板过去曾经多次把旗下业务卖掉,历史会再次重复吗 ? / 雪人投资

Image
最近的股市最Viral 疯传的新闻和关键字都离不开 "Broadcom" 和 "Inari", 无风不起浪,整件事的起因其实是 Broadcom 和 Apple之间的协谈, 其他都只是 “殃及池鱼”, 这也是我国半导体行业和科技股的悲哀之处, 下游只能看着下游办事,并无话事权力可言。 所以今天要了解整件事情的未来发展, 就不可不知道的人物就是陈福阳,Broadcom 的老板,人称 "收购狂魔” 。 陈福阳其实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 对半导体行业不熟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 Broadcom 的老板- 陈福阳 其实是 槟城人(雪人也是槟城人 XD 硬要抢焦点) , 而且出生的地方是贫民窟, 靠着MIT 给的奖学金, 努力奋斗达到今时今日食物链的顶层。 这也能解释到为什么槟城很多公司比如 Inari ,Fpgroup ,Mi 的客户群都有过 Broadcom, 其中一个原因很可能就是 陈福阳 先生的牵线, 我国许多半导体小型公司才能托他的福踏上这波趋势, 也是带动槟城成为 “东方硅谷” 的 功臣者 之一。 陈福阳曾经的 “并购史” 让这次与Apple 可能达成的被收购协议并不出奇 企业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善于 做加法 , 也就是善于多元化业务组织 综合企业(Conglomerate) 类型的企业家。大家耳熟能详善于做加法的就有郭鹤年,李嘉诚,谢富年,陈志远。 另外一种则是 做减法 , 这种企业家比较少见,他们擅长只做简单的几件事,不做那些不赚钱的业务,只专注在赚钱的业务,代表性的就有 Steve Jobs,还有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陈富阳。 以过去陈福阳的行事风格来看,我们可以推崇这个企业家行事是相当 果断 的, 他也曾经公开说过自己“ 并不是半导体人,只懂得赚钱和经营管理”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也许普通人不太能明白,但我研究企业,投资,创业还算有点心得, 可以给大家自己的一点愚见: 在一个科技的 Startup里要成功,管理层需要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纯粹科学家思维,追求完美类型的科技人,比如Tesla。 第二种人是企业家思维,失败乃成功之母,追求盈利和市场需求比产品本身更重要,比如爱迪生。 第三种人是营销家,没有了营销,不管你多么

该不该买入大跌的Inari 和 Fpgroup?两者哪个比较值得投资?/雪人投资

Image
今天Inari 大跌 14.36%, Fpgroup 则从前天的巅峰高点 0.825 一度跌至今天的 0.67 ,之后闭市回到 0.72的价位, 拿他们两个来攀比有点不妥当, 毕竟Fpgroup 的市值与 Inari 简直小巫见大巫, Fpgroup 的市值才 3.8 亿,Inari 却有 51亿。 不过,想到他们的客户都有Broadcom,就干脆拿这两家公司来做案例研究研究。 为什么苹果要收购 Broadcom RF 部门? 今天的最大黑天鹅莫过于 Broadcom 突然可能有这个意图把旗下的 RF 部门售给 Apple , Broadcom 是 Inari 的大客户,贡献的营业额占据 总营业额的 77%  ,十分惊人。 Apple 为什么有意要收购Broadcom 的这个业务呢? 我个人推测是因为 Apple 要开始走垄断的路线,将上游至下游的业务包办,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注资Apple 看重苹果的原因,因为 Apple 具有竞争优势,有能力和这个资本将上至下游的企业通吃,提高赚幅。最近巴菲特的公司现金达到新高,一直在等机会做收购,可是市场的估值太高,导致巴菲特都没下手,如今在他组合当中的苹果假如有能力去收购 Broadcom,相信是迎合了巴菲特的策略的,足以让苹果的护城河变阔,间接利好伯克希尔。 目前苹果也是巴菲特公司投资组合的重仓之一。 所以收购Broadcom 旗下的RF 部门不是不可能的, 假如开出的价钱购买双方都能达成协议, Broadcom 能从这个交易当中赚一笔钱足以付赔偿金和官司费用, 违反与Inari 2年的合约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Inari 未来的不确定太高, 当不确定性太多,我个人通常不会去捞底,毕竟这个协议对Inari 所造成的伤害是永久性的。当然了,你要投机,认定Broadcom 不会卖出RF 部门就是不同说法了,我个人是不敢去投机,要投机的人在目前的价位也是不适合的,从技术面来观察已经跌破所有均线,到达下一个支撑点 还有4.4%,底部还很远。 结论就是,投资单一顾客暂居总营业额超过50%的, 最怕遇到这种突发性事件, 假如真的断绝了合作关系, 目前只是新闻方面流出就已经造成股价大跌15%, 假如真的影响到公司业绩,大

家家必备的 AJINOMOTO | 消费股系列 | 雪人诊股 EP18

Image
          Ajinomoto Malaysia 于 1961 年创立,是马来西亚其中几家最早在大马落地生根的日本企业。公司从一开始的业务就是以分配日本母公司进口来的 谷氨酸钠 (MSG, 俗称Monosodium Glutamate)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味精味精,公司创立 70 多年以来,已经推出过不同的调味产品(Food Seasoning)到市场,渐渐地融入大马人的食品文化当中。            说起味之素 Ajinomoto 这家世界级(全球十大食品企业之一)的公司,当然要贪贪 母公司的历史背景和简介,不然就会分析得不够完整。味精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化学成分, 奇怪了,怎么一个化学成分会被拿来食用呢?其实味之素的这个创办人就是名叫池田的化 学教授。1908 年,池田教授就偶然在吃海带黄瓜片汤的时候,发现这餐跟平时有点不一 样,怎么只是普通的海带和黄瓜汤熬出来的味道竟然特别鲜美。结果,这个职业病的教授 竟然把海带拿到实验室里研究起来,发现里头是谷氨酸钠,就是这个秘诀把 “白水变成鸡 汤”,并命名为 UMAMI (“鲜味的意思”) 。            在这个 “EUREKA” 的瞬间后,池田也把这个发现商业化,以【味之素】注册文字商 标,获得生产 MSG 的专利。不过由于海带较难找到,公司就以小麦来生产 MSG,成本低了 好几倍,效率也更高,这个产品也成为日本史上 10 大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大马的味之 素的产品主要可分成两大类:零售产品(Retail)& 批发产品(Industrial)。  零售产品(Retail)             公司从一开始只有单一产品(UMAMI 味精),到现在已经推出不同的调味料和味 精 来 迎 合 市 场 的 需 求 , 包括AJINOMOTO (公司招牌产品),TUMIX(鸡汤),RASA SIFU (多合一调味料),SERI AJI (根据菜单特定的调味料,比如东炎,ikan bilis,kampung 口味等等),AJI-SHIO (黑胡椒), Pal Sweet (甜味剂), AJIMIX (蒜头大葱味道的调味料)和 AJI-NO-MOTO PLUS (公司的 premium 鲜味增强剂)。公司的

无现金支付大龙头 GHLSYS 个股分析 | REVENUE 的劲敌 | 成长股系列 | 雪人诊股 EP17

Image
GHLSYS 是大马数一数二的电子付款服务供应者,其最大竞争对手就是最近甚红的 REVENUE 。目前的 GHLSYS 是以 0021 股票代号上市于主板(Main Board),而对手 REVENUE BHD 则在今年上市于创业板(ACE)。GHLSYS 与 REVENUE 同样都是做相同的业务,不过 GHLSYS 早在 2003 年就已经上市,REVENUE 则在对的趋势(时间点)刚好上市,也导致了两者股票回酬的天壤之别。  GHLSYS 五年的股票回酬才 76.69%, 而 REVENUE 一年内的回酬就达到 72.95% , 足以媲美 GHLSYS。我认为,造成两者之间回酬天壤之别的主要原因为:                               GHLSYS 目前的市值是 REVENUE 的 2.5 倍 (1079M vs 418M),由于REVENUE 所处的位置还在创业板,最近两个财政年的税后盈利也满足了后期可能会达到转升主板的条件,因而导致投资者对后者的期盼更高,也反映在股价。目前 REVENUE 在 FY2018 & FY2019 的净利为 677 万和 869 万,假如明年的净利能最低只需要达到 450 万左右其实最能转升主板,迎来一波行情。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明年要达到 450 万的盈利的几率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可以说,造成两者之间最大的距离就是 上市的时间点 。 GHLSYS 业务                 GHLSYS 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付款服务供应者,其业务分别分布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印尼,新加玻和澳洲。公司也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武汉设立研究和开发中心。GHLSYS 的付款服务包含实体,网络,移动支付,这些付款服务是通过销售,租聘或交易基础(transactional basis)的形式来进行。GHLSYS 除了提供服务给传统银行和金融行业,公司也提供服务给电子通讯,油汽,零售和运输公司。那 GHLSYS 的这个付款服务是怎样子的呢?              公司的 主要营业额来源 是 交易付款收购( Transactional Payment Acquisiton,TPA) ,在 2018 财政年占据 总营业额的 61% 。大家可能会奇怪

How I realised 15.4% of profit in MPI within 16 days? / SNOWMANINVEST

Image
Have you ever wonder what is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between a normal RAMLY burger stall and MCDonalds ? Yes, both of them are selling BURGERS, and yet both of them are trying to PROFIT,EARN MONEY AND SURVIVE. But why the hell do both of them have the same objective of earning money but MCDs is able to open up thousand branches, having over 1000billion in market caps? My answer to that is very simple: it is the SYSTEM that make a huge difference from ramly burger stall to 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CDs. The same goes to stock market, if you want to make big bucks and acquire wealth in stock market, you must learn, implement, and develop your own INVESTING SYSTEM. Today I will share with you how I realised a decent profit of 15%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just 16 days in MPI with my investing system. As you can see, I first bought MPI on 7 October @RM9.86/unit , and sold all of them @RM11.38/unit, realising a profit of 15%.  I do not bought this due to insti

Is SOLARVEST worth subscribing ? (The only analysis you need)

Image
This would be my virgin post in English, I have read some analysis on the upcoming IPO of Solarvest, but so far that has not been any analysis that I agree with as most of them are incomplete and very superficial. So, I decide to write up my two cents on this upcoming IPO (Solarvest) and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y.   Image obtained from KLSE screener In recent 2020 budget announced by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new Green Investment Tax Allowance (GITA) and Green Income Tax Exemption (GITE) receiving an extension to year 2023 , the equity market are optimistic with the prospects of the Solar stocks and the tax exemption they may enjoy in the coming fiscal year. Listed companies involving with the solar panel installation business have responded optimistically with their share price rising up to 10% after the good news being announced (Greatech and Cypark) .  Image obtained from MalayMail ,source:  https://www.malaymail.com/news/malaysia/

选股票就好像选老公一样/ 雪人投资

Image
我觉得,做投资者的要像做一位称职的父亲一样谨慎地监督自己女儿男朋友的 “钱途”,不然泼出去的水可是收不回来的啊! 投出去的资金,不容易能赚,甚至还可能被套。 选好的公司,最好要低债务(偿还能力高),资产不用太高,最重要能用少少资产赚多多钱(profit margin 高),然后每个月剩多多钱(股息高),派股息给股东! 不要选到保守派男友,月光族男友,不生性的富二代,不然自己的女儿幸福就完蛋! *偶然意识到基本面分析的奥妙 -短期偿还能力(short-term solvency) - 长期偿还能力(long-term solvency) - 资产管理(turnover) - 赚钱能力(profitability) - 市价(market value)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intangible asset,trademark,商标,品牌就是男生的品格!不然就会发生出轨,家暴事件,到最后PN17 ! 基本面投资就是这样简单,短期来看男朋友可能pattern很多让你以为他很好,租ferrari 跟你约会,到最后发现只有买得起kancil 的身家,是空壳一个。日久见人心,股票亦是如此,短期来看管理层也会出很多pattern 让股价乱涨乱飞,长期来看,公司的素质一定会暴露无遗。

成长比价值还重要/ 雪人投资

Image
【雪人投资法】 为什么很多时候买入一些被低估的 “冷门行业” ,到最后没赚钱,反而钱被套?这是因为你忘了考量 “未来,盼望”。 现在的市场不缺低估的股票,可是往往涨的都不是被低估的,而是大家都认为很贵的股票,可是股价却涨不停的,最令人瞩目的就有PENTA, 和想当年的VITROX,QL 等等例子。 很多投资者认为寻找价值低于价钱的股票,买入后等候有待一日就会回归价值。 这个说法不是不对,只是对了很少,有点片面,有点不完整。想想看,当你利用各种各样的估值法,比如PE 估值法,所估值出来只是公司过去的数据所呈现出来的业绩,所考量的因素只有过去,没有盼望。 只考量价值,没有考量未来的价值投资法,往往会让你等到天荒地老,甚至掉入最可怕的价值陷阱,股价跌不停。所以价值投资法一定要配合 “盼望和未来”,不要单纯地买便宜的股票,因为,很多时候 “盼望,希望,未来” 才是催化股价上市的引擎。 成长,盼望,未来的情绪不会出现在基本面数据, 只会反映在股价,和未来的业绩。 只有把价值投资和股价的盼望考量在买入的条件中, 才不会陷入价值现金, 等到天荒地老, 或者是买入一些 “夕阳行业”。 喜欢这个系列的就点赞分享, 未来会继续分享更细节的选股方式。 期盼很高的行业: 科技,自动化,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等

被动收入的概念只会让你越来越穷 ~ 雪人投资

Image
- 天啊,这个人是脑袋有问题吗? - 怎么我要追求被动收入是不对的? - 不是被动收入(Passive Income) 超过生活消费开支(Expenditure)就会达到财务自由了吗? - 这不是富人的思考方式吗? 从前刚学习投资,理财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这样的思考方式能让我有朝一日能达到 “财务自由” 。 不过,日子过得越久, 当我开始赚到钱的时候才明白 “财务自由” “被动收入” 的概念只会忽悠更多年轻人, 甚至这些根本都不是富人脑中的概念。 你应该追求财务信心(FINANCIAL CONFIDENCE),而不是财务自由(FINANCIAL FREEDOM) 上面的照片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网络上采访这些富人的视频不少, 可是你如果仔细观看完,研究完这些富人的行为后会发现: 天啊!这些人根本完全没有提过 “被动收入 PASSIVE INCOME” 这个概念,他们的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词汇, 甚至根本没有想过 退休 阿!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家仔细想想看, 社会上对于 退休的概念是:有自由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财务自由:被动收入高过消费 但假如你原本的工作就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呢?或者是你的工作原本就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你还需要去追求财务自由,被动收入吗? 其实这些富人开始自己的生意从来就不是为了退休, 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创造价值,是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没有所谓的 “被动收入” 这个概念。 -如果脸书CEO 每天都在等待 “被动收入” 流入自己的口袋, 什么都不做,你以为脸书还能成为社交媒体老大吗? -如果比尔盖茨每天都去沙滩上喝果汁看夕阳,“被动” 地等待微软的收入,完全不想如何与其他软件公司竞争,他真的会成为首富吗? -如果巴菲特不继续努力精修自己,阅读年报寻找投资机会,到80岁了还继续工作,真的会有今天的伯克希尔吗? 所以,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是 “被动” 就可以让你得到的, 要获得健康,就必须 “主动” 地照顾饮食, 要获得财务自由,就不应该要有财务自由的概念,而是要有 “财务信心 FINANCIAL CONFIDENCE"的概念。 因为,被动收入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永恒的。 股息的来源,难道有一家企业能够永远保持一样的股息率吗? 你应

雪人诊股:散户不爱,老板大爱的COCOLND

Image
马来西亚的本土餐饮产品品牌不多,大多是国际性的大集团在这里落地根生扩大占领区的大型国际食饮MNC集团,比如 F&N,DUTCH LADY, NESTLE 。这些都是典型的 “双位数股价” 股,对于新手朋友是贵的股票,对于老手却是钻石般股数稀缺的好股。 本土餐饮产品集团之所以不多,是因为寡占OLIGO性质的几家企业以大资金,打品牌策略地拿住消费者的心,要打价格战,本地企业肯定是没得打,国际企业肯定赢价格战;要打品牌站,国际企业有的是钱,各种各样营销策略随你玩;最终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家本土企业,如HUPSENG, COCOLND, APOLLO等等。 今天之所以会写COCOLND,主要是注意到公司过去曾经受外国大型的国际餐饮大亨看上,被提议以超过股价很多的价钱私有化。 2015年COCOLND曾经两次受大公司青睐提议私有化, 第一次COCOLND 拒绝Navis Asia 的提议,第二次则是Anthoni Salim 自己撤销这个提议。 1.公司品牌和产品都很优秀 2.产品渗透度很高,出口比率占营业额超过50% 1. 股息率任然有大的成长空间 润波动。公司也在最新季报表明了对中美贸易战表明担忧,表示未来将会进一步具有挑战性。 雪人分析  ⛄️ 那到底为什么小小一家本土企业会如此受大公司的注意呢?普遍上,长期以来小公司的结果不是亏损过度严重自己收场(竞争失败) ,就是被大公司(大鱼)吃掉。前者是比较可怜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公司的品牌和产品没什么出色,大公司看不上眼,后者则是理想的结果,因为这就是资本市场存在的意义之一。 我个人认为,COCOLND之所以受大公司青睐有两大原因: 大家不要忘了,COCOLND的NO.2大股东是 F&N, 能让F&N 看上,的确不简单。大部分本土的餐饮产品企业,都是卖给马来西亚人民,能成功出口产品的几率不高。看看COCOLND 的营业额地区分布可见,公司的产品不只是在大马受欢迎,出口的产品占了 55.48%,营业额的来源也不会太多元化,没有任何单一大客户。 也难怪外国公司都怕了他,想把它吃了。 COCOLND 优势: 回顾 COCOLND 过去的股息历史,每股股息DPS都不超过每股盈利 EPS,除了2017年十分慷慨有90%的派发率,2012至今的派发率还是低过6

陈奕迅:模仿别人不会让你成功,做自己才会

Image
今天谈谈股市题外话, 最近写的文章有点少了, 主要是不是因为没有时间写, 老实说认为说写得不够好或完美就不应该写出来, 但这只是借口,所以就决定了还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写写文章,练下文笔,记录自己的思路过程, 毕竟,很多完美都是从完成中找出来的, 不完成就没有机会完美。 昨天看了中国最著名的访谈节目主持人, 杨澜与陈奕迅的访谈。 陈奕迅是我最喜欢的华语&粤语歌手之一, 其中多首名曲: K歌之王,富士山下,人来人往,十年,淘汰 都是经典填词人- 林夕的作品, 有了诗人般境界的歌词(林夕),加上陈奕迅沧桑独特的嗓音 简直创造了香港90年代后乐坛唯一的黑马。 好了,简单地介绍了我的偶像,要回到重点。 昨天看了那个访谈有段内容令我十分感触和鼓舞。 陈奕迅刚开始出道的时候,唱片公司就给了他一个大方向: 接班张学友的唱歌风格。 当时陈奕迅就非常纠结, 虽然心里十分崇拜张学友这位巨星, 但崇拜终究是崇拜,总不能模仿一个人的唱歌风格吧? 果然如此,陈奕迅一开始刚出道也不敢太多反驳,只是跟着上头的指示,结果就是唱片卖得预料之中的差,因为陈奕迅不是在做他自己,而是在成为 “第二个张学友”。 在此之后,他就开始一意独行,唱自己的风格,打招自己的装扮,成为第一个陈奕迅,叱咤乐坛风云。 回到股市,多少人想要模仿别人的投资模式,最终都没有成功,既不是因为都不是在做自己吗?想想看,每个人的性格,处境,态度,价值观都不同,任何学科里都不可能能模仿某个已经特别成功的人,只有参考了融入在自己的血液了,打招自己的一套模式才是最实际的。 # 跟我一样喜欢陈奕迅的在下方留言 # 完成比完美重要 # 做自己 22092019 雪人

两家啤酒公司垄断大马 95% 的啤酒市场,哪家比较厉害呢? | 啤酒股分析 | 雪人诊股 EP15

Image
啤酒文化,背景与啤酒在马来西亚市场的定位                    “酒能益人,亦能损人” 这句话恰恰道尽了啤酒在人类文化中的影响,保守思维的社会主义普遍上是不推崇饮啤酒,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饮酒过度会影响健康甚至理智,但现今的开发社会却似乎违反了保守思维的教导,在开放国家的饮酒文化越来越旺,只要是公开场合都可见啤酒的踪影。                  在社会上,饮酒的人往往会跟你说饮酒是稍微有益健康的,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身为普通百姓的我们不必为此纠结,只需要了解很多这个社会很多迷思其实都是商家的营销手法所就的,就好似当年牛奶制造厂拼了命打广告营销牛奶的益处,营造出 “喝牛的乳奶” 是健康的 “假象“ ,不知不觉就造就了接近一个世纪的文化 “护城河”, 使得乳制品商家的盈利源源不绝。                啤酒与乳制品不同,所创造出来的氛围是 “欢派” 场合的 “护城河” 盈利模式,只要是有 “开心” 的气氛,往往都会见到啤酒的踪影。身为投资者的我们更要善用啤酒的 “益处”,什么?啤酒也有好处?除了身为消费者,身在资本市场的散户应该转换身份,将自己角色对换为 “老板”,站在企业角度作为股东赚钱。                 在马来西亚目前只有两家啤酒上市公司,所以大马的啤酒业还不至于垄断的阶段,但已经是寡头垄断(oligopoly) ,只有少数啤酒公司(2 家)主导市场 — 皇帽(Carlsberg)和喜力大马(Heim)。根据大马啤酒厂协会(CMBB)的网站得知 , 目前皇帽和喜力大马占据了 95% 的啤酒和烈酒市场,大多酒吧都是与皇帽或喜力大马签下合约,以供应其中一家的啤酒产品,很少酒吧会看到一起提供两家公司的啤酒产品。                 目前大马麦芽啤酒税(Excise duty)是全世界第三高,在亚洲则排名第 2 高,这对于政府是件好事,但对投资者却是个隐忧,尤其大马的宗族比例对啤酒的需求并不高,再加上啤酒这门课题很容易就被政治化或牵扯跟宗教,导致少数族群和啤酒商家不能太过于开放地销售啤酒。在2016年,国内两家啤酒公司已经为国家直接贡献了 21 亿的税务,间接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供应商贡献了 16 亿的税务,也贡献了 0.3%的 GDP。由此可见啤酒为我国的经济成长贡献还是十分显